专家:孤独症患儿提升社交能力可遵从“六阶梯”|全球观察

大洋网   2023-04-03 09:03:33

2023年4月2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孤独症患儿家庭举行义诊和科普讲座等活动。

孤独症发病几率

不同阶层家庭相似


【资料图】

在义诊系列活动中,我国著名发育行为儿科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指出,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表现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2%。孤独症谱系障碍始于儿童期,往往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有些孤独症患者可以独立生活,但也有些人有严重的障碍,需要终生照顾和支持。

“过去我们认为孤独症在高知家庭的发生率比较高,但近些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孤独症在不同种族、文化阶层、知识阶层、社会经济收入阶层,都存在着相同或类似的发生率。”邹小兵教授指出,一些孤独症孩子在认知领域、数学、音乐、艺术领域里面具有特别的天赋。

“对于重度的孤独症儿童,应该进特殊学校学习。但轻度到中度,尤其是轻度孤独症儿童,我们并不提倡他们去特殊学校,而建议去普通学校学习。”邹小兵指出,孤独症人士不擅长社会交往,主要不是因为“社恐”,而是因为他们的社交能力比较落后,不会交往。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科学干预,绝大多数孤独症人士可获得显著改善。部分孤独症儿童长大以后可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孤独症儿童提升社交能力

可参考“六阶梯”策略

许多孤独症患儿家长已经意识到社交干预的重要性,但容易抱有“立竿见影”的过高期望。

“社交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先明确孩子所处的社交阶段,用相应的策略来进行自然干预。”邹小兵教授表示,家长可以参考“孤独症儿童社交阶梯”策略进行社交干预。该策略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200多个社交元素,每个社交元素,都可以结合家庭生活常见的活动和游戏来进行,实现随时随地快乐互动。

“部分经过干预达到第六阶段的孤独症患者,仍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用认知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提高认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他表示,如果不能持续重视患者的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能力,很有可能会倒退回残障状态。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平等对待,对患儿和照护者的尊重和包容,也有助于患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社交指令,更好融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相关新闻